72小时坚守铸就江陵“生命之堤
2021年07月15日   12:33 | 来源:达州日报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曹芮铭谭楚甲)7月12日,骄阳炙烤大地。通川区江陵镇柳河街、江堡街等街道还残留着洪水肆虐后的痕迹,党员干部和居民们脚穿橡胶筒靴,手持铁铲,清理着屋内屋外的泥污、垃圾;医护人员穿行在街头巷尾,分发医用物资,消杀清理现场,提供医疗服务;工作人员拖着水管,冲洗着完成清理的房屋……
 
  街道的广播里播放着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水柱冲打着蓝色卷帘门上的泥污,四散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形成一道绚烂夺目的彩虹。“洪水过去了,新的日子才刚刚开始。”江陵镇的干部群众们坚信。
 
  党旗飘扬在抗洪一线
 
  “10日中午11点左右,我们监测到河水上涨,立马按照应急预案组织抗洪,通知群众撤离。”发现水情,江陵镇党委书记黄清平、镇长杨财华立即着手撤离工作,离河最近的河坝街居民、经营户是江陵镇梯度疏散撤离的首要对象。
 
  7月10日17时许,在江陵码头查看汛情时,黄清平接到通川区防汛指挥部的最新预警,立即向江陵社区、巴河沿岸村(社区)等发出指令,“风滩电站下泄流量预警出现紧急变化,立即按照镇一级应急响应,组织江堡街、兴街、文化街、柳河街居民及沿岸低洼地带群众撤离。”18时,急促的广播声在江陵镇一遍遍响起。
 
  10日19时,江陵社区11名党员干部和32名镇干部按照整编分组逐家逐户通知辖区居民,全部通知完毕已是21时。“这没涨水,没下雨的,就算上游雨情严重,也不一定能淹到我家吧。”几名半信半疑的群众,在干部的一番劝说下才开始打包物品。
 
  水位达到265米,江陵镇码头被淹没;水位达到270米,河坝街被淹没;水位达到275米,洪水进入江堡街……看着水位不断攀升,江陵镇党员干部、志愿者们抓紧时间撤人、搬物。
 
  7月11日7时,洪峰过境,巴河(江陵段)最高水位达到282米,江陵镇河坝街、江堡街、柳河街全部被淹,兴街、文化街大部被淹。江陵镇的党员干部、志愿者们不眠不休,奋战在抗洪一线,共转移受灾人口1523户6214人,实现“零”伤亡。
 
  抗洪救灾精神闪光
 
  接到洪灾预警后,通川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调度,区应急、水务、公安、武装部、专业应急救援队等相关单位组织人员立即前往支援。
 
  11日凌晨1时20分,通川区卫健局应急办主任潘荣带着临时成立的6个应急小组、2支医疗救护队从城区赶往江陵镇。看着因暴雨而不得不放缓的车速,潘荣的心情越发焦急。2时30分左右,潘荣一行终于抵达江陵镇,党员干部配合当地政府对群众进行疏散引导,医护人员则前往安置点为已撤离群众做好医疗保障。
 
  11日14时,通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就业安置股工作人员黄晓波赶赴江陵镇协助清淤,和他同行的除了局里的党员干部,还有退役军人志愿者,共计60人。“我们把人分为几个小组,小组长负责联络,任务轻的地段分散清理,重的几个组共同清理。”黄晓波告诉记者。
 
  “你们平时要注意,吃饭喝水一定要煮熟烧开,吃东西前一定要洗手……”赶来支援的通川区卫健局工作人员迅速开始防疫消杀,尤其对受灾区域重点部位进行针对性消杀。同时,各清淤队伍也安排有消杀小组,对环境质量开展监测评估,避免灾后发生重大疫情。
 
  众志成城灾后重建
 
  12日,江陵镇柳河街、江堡街等受灾区域满是车辆、人员,灾后重建工作忙而不乱。
 
  “11日下午3点,警戒线拆除了,我回家看到家里都被淹过了。”说起家中惨状,家住柳河街的王方平心疼不已,“家里就我和老母亲,全靠志愿者和党员干部们帮忙。这次政府通知也很及时,不然损失会更严重,好在家里人都没事,钱总能慢慢挣回来。”
 
  距王方平家不远的同安药房,老板张体洪正在清理药柜、药箱,“东西太多,接到通知我们全家出动往楼上搬运,没想到水淹到了二楼,药品、设备损失有好几万。”说起清理情况,张体洪眼中充满了感激,“周围的亲戚朋友互帮互助,帮我清理了不少,还有退役军人们,车来不了的地方,他们拖着绳子用木板拉出淤泥,满身都是汗水泥浆也没见他们休息一下,还有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登记人口、通知领物资……”
 
  洪灾发生后,通川区2.2万名党员干部奔赴前线,72小时不眠不休,参与道路抢险、人员救助、灾后清淤、物资运输等抗洪救灾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截至7月12日,交通主要道路全线畅通,受灾区域电网、水网基本恢复,清淤工作接近尾声,全区无一例人员伤亡。
 
(责任编辑:达州)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