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届森博会亮点纷呈 线下线上联动 绿色低碳共富
2021年11月01日   16:33 | 来源:中国义乌网
  11月1日,为期4天的第14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森博会”)将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开幕。本届森博会线上线下联动,以更高的展贸水准,探寻“绿色低碳共同富裕”新途径,解答“两山”优势转换新命题,续写林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亮点1:
 
  线上+线下双引擎,
 
  助力“两山”转化跑出加速度
 
  线上、线下一体化办展,是森博会办展形式的创新与拓展。本届森博会线下展览面积7万平方米,按8大类行业设置10个特色展区,突出了新主题、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新形象等特点,参展商品主要集中在森林食品、家具及配件、木竹工艺品、茶产品、木竹日用品、花卉园艺、林草装备、木结构木建材等传统优势林业产业,展位总数3009个、参展企业1878家。其中森林食品展位1729个,参展企业1277家;家具及配件展位332个,参展企业43家;木竹工艺品展位286个,参展企业174家。
 
  线上森博会在去年基础上进行优化升级,首次搭载Chinagoods平台,设立“优质林产品展示交易中心”,打造浙江省林业区域公共品牌“浙山至品”“浙山珍”,开通在线金融支付系统,新增微信授权快速登录及小程序端智能名片功能,共享包括义博会、文化和旅游产品博览会、进口展等大型展会的采购商资源,加载义乌物流优势,由平台提供商品代发服务。展会期间将在现场搭建10间专属直播间,邀请网红为品牌企业现场助力带货。
 
  亮点2:
 
  聚焦“共同富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今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本届森博会特设结对帮扶展区,共设展位99个,由浙川东西部协作森林产品和浙江省畲乡林产品组成,分别由浙江省对口办和浙江省民宗委参与组展,对我省帮扶的四川省68个县及浙江畲乡参展企业予以减免展位费的优惠政策。
 
  本届森博会还设有“云南森林生态产品特装展区”,由云南省林草局遴选的20户林草特色产品优质企业集中亮相,展区以“奉献云南森林生态产品共享有机绿色健康生活”为主题,重点突出核桃、澳州坚果、石斛、花椒、野生食用菌、林下药材等特色产业。展会期间还将举办“2021云南森林生态产品助力乡村振兴义乌专场推介会”,优选5-7户优秀企业代表进行现场推介,并邀请40余家华北、华南专业采购商,及中东、欧洲、东亚、南亚驻义乌贸易代表进行与会洽谈对接。
 
  亮点3:
 
  立足国内大循环,
 
  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森博会精准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市场资源高效匹配和深度融合优选参展商品、企业,招商招展以“立足省内、拓展省外、面向国外”为思路,覆盖林业全产业链,经贸交流、产业联动等功能凸显。本届森博会有来自境内参展企业1601家,展位2599个;境外参展企业277家,展位410个。境外特设有“一带一路”主题展区和台湾农林精品展区,台湾农林精品展区有37家企业参展,设展位64个,将带来高山茶、金门高粱酒、水果、休闲食品、日用品及木竹工艺品等2000余种台湾本土农林精品,为两岸农林业经贸、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平台;“一带一路”主题展区有240家企业参展,设展位346个,越南、泰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特色林产品将集中展出。
 
  亮点4:
 
  科技创新,助推产业提档升级
 
  近年来,新技术、新理念在林业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林业产业不断涌现出新产品、新业态。本届森博会特设林草装备精品展区,设展位90个,共有15家企业参展,展示了营林、园林、森保、森林消防、竹木加工、林草资源生物质利用等机械装备和最新技术。借助森博会平台,不仅让与会人员见识到这些林业新科技,也为林业发展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的新型人才,提升了林业产业链各环节科技含量,森博会也成为新技术的试验田、新模式的示范园、新装备的演示场。
 
  森博会期间还将举办第14届森博会木(竹)雕艺术“中工杯”创新设计大赛,第14届森博会优质产品推荐、组织奖评选,林业电商与创意林业发展论坛等配套活动,致力助推林业产业提档升级。
 
  亮点5:
 
  绿色低碳,健康生活
 
  林业产业是规模庞大的绿色经济体,产出种类繁多的绿色低碳产品,增强了林业的储碳固碳和减排增汇功能。本届森博会在招商、展品、布展、宣传和系列活动等方面,突出绿色低碳、健康生活概念,展出产品有健康家居、森林食品、康养旅游产品、木竹工艺品、木竹日用品、森林中药材、花卉园艺等,大多来源于森林的有机生态产品,安全环保,涵盖了广大群众健康生活的饮食起居、旅游休闲、中医理疗、观赏艺术等多个方面。
 
  来源:中国义乌网(通讯员:刘娟 记者:余依萍 编辑:童晓)
  责任编辑:黄锐
  编辑:吴超群
(责任编辑:编辑部)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文信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